娄凯强的博客 Graduate student at Jiangnan University

建立刚需的必要性

2022-07-11
Kaiqiang Lou


从每日亚健康、死气沉沉,到建立起健身意识,持续跑步,中间的波折

建立刚需的必要性

加入定投健身营

还依稀记得在健身营刚成立的时候,我就加入了(主要免费的原因吧),有人可能会问,跑个步啥的也有建个社群、建个打卡营的必要?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了,以前我也是觉得完全没必要的,但是,如今有了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,才清楚这些设计的必要性,以及我们内心真正建立运动刚需的前提性。

刚开始9月份,持续跑步1周,到后来断断续续、再后来干脆停了,又到后来建立了微信小程序打卡营,需要每月打卡15次以上,交费29.9,我又开始了每天晚上去操场跑步,东北的天入冬早,过完国庆节天气就变冷了,而且风很大,刮在脸上,很刺骨。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后来一天网上零下10度,我还专门搜一搜这样的天气户外运动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,最终,我也无视了它的答案,结果第二天起来就肚子着凉了。好在最终也坚持了下来,最后临近考研的一个月左右,我又以自己时间紧与天气不宜为由停止了每日的锻炼。

今年过完年,天气回暖,当时疫情还挺严重的,但我又开始了跑步打卡,经过梳理,有这么几个原因:

  • 自己已经体验过运动带给自己的改变,好的状态
  • 看到健身营里的战友都在每日锻炼
  • 自己的身体感到在变差

就这样,我又开始了下午18:00左右出去跑步,起初是3km,后来慢慢增加、到现在的4km、跑后拉伸、俯卧撑、蛙跳、深蹲,笑来老师在定投人生课堂说过:

运动是你能让别人看到的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最明显改变之一

我明显感受到的变化有:

  1. 自己的睡眠状况的改善。以前偶尔凌晨睡不着,会想起很多我忘不了的人与事儿,特别难受,现在基本没有这种情况;
  2. 自己心肺功能的改善。中午我有午休的习惯,以前偶尔会有平躺胸部压得慌的现象,需要依靠侧躺缓解,现在基本没有了;
  3. 自己不那么在意别人眼光了(至少跑步时)。由于性格的原因,自己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,爱与别人比较,不敢直视他人,现在会比以前好很多;
  4. 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巨大改变。以前一天都呆在屋子里,死气沉沉,现在感到自己精力充沛,干劲十足

而最近,我每天开始去图书馆学习(考研),之前是在家学,9:00-18:30,晚上回到家里,感到空前的累,加上天气特别热的原因,因此,直接导致晚上跑步计划的泡汤,为了重新续上,我决定早一点回家,这样空出一些时间,自己也没那么累了。

开始做一件事情,必须建立刚需作为前提

这样的一段波折,让我看到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,长期做下来下来都会无比地困难,更何况像我们定投人生课堂的核心事项:

  • 读书
  • 投资
  • 健身
  • 帮朋友
  • 陪家人

突然加到我们的list中,难以做很久的原因有很多:

  • 我们仍然不具有巨大的耐心,想要很快就看到结果
  • 自身的局限性,工作、圈子、思维,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时间成本的,做一件事情意味着说做不了另外一件事情,比如可能因为开始了写作,导致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完,又加班完成,自己的心情也变差,而很可能归结于多做了写作这件事情

拿跑步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来看,如果自己的身体没有变差,建立起锻炼的刚需,我或许仍然一推再推,最后睡觉前想着算了吧,太累了,因此,也自然而然始终见不到锻炼带给我的好处,形不成激励反馈,最后和大多数从来没有这样经历的人一样,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但是,还有这么多活儿没做呢,明天再说吧”

外延

结束写作训练营已经很久了,当初刚结束的时候自己也是踌躇满志的,可是,一段时间过去了,我反而不知道结营后自己该做些什么,虽然写作的时候自己也感受到自己的脑回路更加清晰了,但是,之后只为了完成写作训练营的任务打卡,否则,自己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考研复习中,认为写作浪费自己很多时间,把持续锻炼的过程迁移过来,经过这么一段经历的思考,我觉得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几点很重要:

  1. 起初不能用力过猛,比如每天1000 字的要求,起初跑太快的人一般都跑不远啊
  2. 对自己要求不要太苛刻,比如速成写出特别好的教程、具有说服力的文章、写得要有深度······谁都不是一开始就做好的呀,相比一开始做得好,做得久更重要,因为只要自己一直在提升自己,做得久自然而然做得好了
  3. 反复听课,也许会花费很多时间,但重复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
  4. 最后,综合来看,建立写作的刚需,不要以为这是被动建立的过程,我们需要主动去建立,(对于自己的复盘记录、读书感悟、学到了一个新的word/excel技能,怎么教给别人······不要让内容形式、发表平台、会不会有人嘲笑这些自耗阻碍自己的行动)

Similar Posts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