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止今日,进度如下:
数学:一直在刷《知能行》,已经把函数极限、连续间断、定积分、定积分应用、多元微分概念五个专题刷到了等级二,还剩下六个专题
专业课:真题做到了2014年,课本第二遍,复习到了第四章
英语:研读到了第八篇
政治:首先听听徐涛的马原课,买的《精讲精练》资料还没到
进入九月份,看看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会,与倒计时的112天形成逆差,很容易产生焦虑,我想这也是很多考生越到考试前夕,进步越慢甚至放弃的重要原因之一吧,作为已经有了一年经验的人,到这个时候心态都有点儿崩溃了,更何况一战的兄弟们呢,所以考研也是一种心态的较量,就是坚信自己一定会上岸的信仰,就是这样的自证预言,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建设,不与别人比较,每天进步一点儿,不断突破自己舒适区的过程。
截止今天,这场路也走了一半了,难免自己会有一些怀疑:自己真的能考上吗?
时过境迁的记忆总是把自己拽入对自己的过去后悔的无底洞中,如果自己真的一直陷进去,肯定就完蛋了,目前数学仍然是最大的难关,但是,明天太阳照常升起,考研的第二天上午,大家依然是同样按照自己的能力答题,然后拉开必定的分数差与心态差,唯有把功夫下在考试前,该突破的薄弱点攻克了,才能换来考场上的自如与平常心。
笑来老师在《财富自由之路》中提到,一个人拥有多大的耐心,就看他活在多远的未来,提前活在那个必然来临的未来,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。看看自己的同学如期进入研究生教育,江南大学的研究生也开学了,而我,就是那个明年拿着录取通知书进入江南大学的人,抬头看看美好的明天,自己也才能更好地把时间当作朋友,与每日的进步约会。
最近回老家办事儿,住在我婶家里,我婶家最近几年富裕了很多,在漯河开了3个幼儿园,办完事情后,今天,我婶要带我和我弟(我婶家孩子)一起去外面转转,顺便给我俩买衣服,虽然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,不过还是不好意思去要这个那个,最后,我们来到了一家安踏店,给我买了一条裤子,给我弟买了一条裤子,一个T桖,一双鞋,后来我们又去了另外一家店,给我买了另外一个T桖。 只是回到家里,我不禁想到,早知道我也挑一双鞋了,虽然一看价格就让我止步了(超出了我的消费水平),但是又不花我的钱,所以,一直在后悔…… 大脑里的一个小人,告诉我那样做是不对的,不能接受别人过多的馈赠,否则自己会一直想靠别人,埋怨自己家里给不了想要的东西,而另外一个小人,告诉我我们都是“一家人”,礼尚往来嘛,而且白来的鞋,不要白不要,重要的是我婶家里也有钱。 通过这件事,我发现自己对于自己了解还是比较浅的,自己也是具有很大的矛盾性的,本来自己无论如何也收获了一身衣服,应该开心才是,但是经过那样的小九九,自己并没有那么开心了,但我是绝对讨厌因为别人的一点儿恩惠就抛弃原则的自己的 (虽然跟这件事儿一点儿关系) 也许第一种想法更为宝贵,同时在我婶家里的几天,感悟,有钱了以后,好多事情确实变得那么容易,,但是,好多事情也确实不是钱能解决的。如果我是女孩子,肯定也想嫁到这样的家庭吧,有钱而又不高高在上,男孩子和家里也出手大方,那么倘若两个人感情真挚,便无需担心彩礼等一些琐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门当户对非常重要了,毕竟花同样的钱期待不同,同时一些品质在家庭的富足前提下变得比较重要了,比如老实、想得开……,而如果家庭收入并不对等,比如男方家庭比较穷,那么女方大抵上会因为各种原因再做考虑,没有金钱作为支撑,肯定不会幸福啊,即使两个人很“相爱”,但是也不一定会在一起。 好好培养自己的能力吧,成为值得的那个人,我想要找什么样的人作为女朋友,那就先具有同等的“价值”,从而 配得上。
自我认识是条很长的路,但只要一直走下去就好了。
从每日亚健康、死气沉沉,到建立起健身意识,持续跑步,中间的波折